中國計量網 http://elfin-engr.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yè)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行業(yè)動態(tài)

智能電表市場成本競爭加劇 SoC方案有望獲突破

發(fā)布時間:2010-06-10 作者: 來源: 瀏覽:1563

      去年,國家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公司)關于堅強智能電網的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之后,電網智能化的升級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據悉,國網公司智能電網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標準建設,有望在2010年底全部完成。與此同時,國網公司對智能電表的招標工作正在分階段實施,智能電站的升級改造預計在今年也將有實質性進展。而局部智能電網的示范點工程已經在上海、北京等省市推廣,尤其是服務上海世博會的智能電網工程受到了各界的關注。

  電表成本是企業(yè)面臨主要挑戰(zhàn)

  ?電表成為智能電網發(fā)展的排頭兵。

  ?眾多廠商參與競爭使成本競爭不斷加劇。

  智能電網涵蓋的技術和涉及的產業(yè)非常廣泛,它從概念走向實踐帶動了很多產業(yè)的發(fā)展,智能電表就是其中最早受益的市場之一。由于與用電消費直接相關,也是用戶和電網公司之間的一個紐帶,智能電表成為智能電網發(fā)展的排頭兵,“智能電表相關行業(yè)未來將面臨一個每年超過50億元規(guī)模的市場?!痹S繼集團智能電網研究中心主任周逢權表示。

  智能電表不同于傳統電表之處在于它是雙向實時通信,具有互動的特征,能夠提供實時數據,為實施階梯電價提供了可能。因此,智能電表在設計中強調了更強的信息處理、交互、計量和通信能力,在國家電網公司公布的智能電網標準中,對這些指標也都作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

  新的標準增加了產品設計的難度,給電表企業(yè)帶來了技術和成本上的挑戰(zhàn)。“目前的電表標準使得生產成本、材料成本都大幅度提升,同時使交貨周期變長?!彪姳眍I域的專家羅冬生告訴記者。與此同時,為快速參與國家電網的智能電表招標,電表企業(yè)提供的智能電表產品很多是由原有電表方案改良而成的,雖然在性能上滿足了標準要求,但成本較高。

  而智能電表招標的數量有限,參與競標的企業(yè)數量卻眾多,為獲得市場份額,廠商在競標中不得不打價格戰(zhàn),中標的產品價格處于低位,企業(yè)的利潤空間很小。除了在技術壁壘較高的三相智能電表領域中標企業(yè)較為集中以外,二項、單項電表的中標企業(yè)數量都為數較多,市場份額較為分散,企業(yè)要想通過規(guī)模效應取得更多的利潤很困難。而從設計方案上看,改良的技術方案也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更為成熟的架構。

  因此,針對研發(fā)更為成熟的方案和降低成本的迫切要求,智能電表領域似乎正在醞釀著一場變革,SoC電表方案就是這次變革的中心話題之一。從很多應用領域的發(fā)展來看,SoC是必然趨勢,它作為高度集成的方案,被認為不但可以簡化設計,而且大大降低產品的成本,理論上說,電表設計同樣可以采用SoC方案。

  SoC方案未來兩年將取得市場突破

  ?SoC 提出多年,但因種種原因未被實踐。

  ?成本壓力使集成的SoC方案再次被關注。

  智能電表SoC的設計思路其實并非現在才提出,這種提法在業(yè)界已經存在很多年,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未在中國市場得到真正的實踐。“在中國,電表SoC方案的提出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在本地市場的發(fā)展卻是步履維艱。在10年前全電子表剛剛興起的時候,由于各地方電力局出于諸多考慮而對某些關鍵功能芯片(例如計量芯片或時鐘芯片)作出了硬性選型要求,而打消了各廠家針對國內市場進行SoC方案設計研發(fā)的想法?!憋w思卡爾半導體微控制器部資深產品經理張明峰告訴記者。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電能計量部副總經理費宇航分析說,電力部門之所以還沒有接受SoC方案,主要是對該方案的可靠性尚心存疑慮,因為對于電表而言,計量功能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單獨的計量芯片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其主要生產企業(yè)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質量控制及服務等各方面已十分成熟,而SoC為近幾年出現的方案,其產品的長期可靠性尚待驗證,因此電力部門前期保持了謹慎態(tài)度?!凹稍蕉嗟膬热?,可靠性的考核標準就越復雜。”銳能微總經理陳強告訴記者。羅冬生舉例說,表計對計量要求高,μV信號要計量準確,SoC在處理數電與模電相互干擾方面難度較大,這是目前沒有被采用的原因之一。

  張明峰認為,盡管謹慎的做法對前期電表產品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卻壓制了技術方案的多樣性發(fā)展,以至于近10年來中國本地市場的全電子電表設計除了功能在不斷增強外,在技術方案上卻沒有太大的創(chuàng)新。

  而在當前降低成本成為智能電表行業(yè)要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的形勢之下,要獲得競爭優(yōu)勢和更多的利潤空間,業(yè)界不得不再次關注SoC方案。更加重要的是,此次國網公司的智能電表標準似乎也對SoC未做排斥。張明峰告訴記者,從國網電表產品標準的制定角度看,新標準完全摒棄了以前那些不合理的芯片選型規(guī)定,轉而強調明確功能要求和設定統一的技術規(guī)范。他認為,只要SoC方案完全符合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功能和技術要求,就可以被采用。因此飛思卡爾積極投入電表SoC的研發(fā),最近就推出了兩款新的SoC芯片。而據悉,除了MCU廠商之外,一些計量芯片廠商也在開發(fā)SoC方案,這兩種企業(yè)形成了SoC領域中的兩個陣營。

  針對SoC方案的可靠性疑慮,張明峰表示,SoC方案中電量計量的軟件算法是保證精準度的關鍵。為此,飛思卡爾基于其微處理器架構,專門開發(fā)了針對電表計量的各種軟件算法,并通過實物樣表和客戶側進行完整的驗證。目前基于其軟硬件算法能保證達到三相有功計量0.5級、無功2級的計量精度。

  采用SoC方案的電表產品在很多國外市場并不受限制,因此發(fā)展相對較快,國內相當一部分電表企業(yè)的產品出口海外,SoC方案受到了這些企業(yè)的歡迎。費宇航認為,隨著SoC方案的逐漸成熟,以及在國外部分市場的批量使用帶來的示范效應,在國內電表產品成本壓力日趨增大的情況之下,SoC方案會在未來2~3年內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局部器件也走向集成

  ?存儲和無線抄表方案也走向集成。

  ?產業(yè)健康發(fā)展需“游戲規(guī)則”的正確引導。

  除了整體方案走向高集成化外,局部的器件集成也成為趨勢,比如在無線抄表和存儲方面。存儲器廠商美光推出了PCM(相變存儲器)。美光亞洲區(qū)嵌入式業(yè)務總經理徐宏來告訴記者,“通過對目前電表中的存儲器的整合,由一顆PCM芯片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存儲功能,比傳統存儲方案中芯片成本可降低30%~50%;同時相關的隱性成本也得到改善,比如PCB上SPI接口數量將減少,斷電保護電容或電池可以選擇較小容值的產品等等。”據他介紹,PCM由于采用先進的90納米工藝,具備高擦寫次數、位改寫以及快速接口功能,可以對目前的存儲架構起到統一整合的作用。另外PCM較大的容量也為未來存儲更多的數據提供了保障。

  Sili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