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6日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和地方分析測試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太原召開。山西省科技廳副廳長郭春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理事長張澤出席會議并講話。全國各省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地方分析測試協會負責人8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山西省的大型科學儀器的擁有量在全國排名處于落后位置。現有儀器原值在5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總值不到2億元(其中國產儀器占到40 %),嚴重制約山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建設和科研水平提高。建設山西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是目前盡快提高山西省科技研發(fā)水平,建設適合山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系,突破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發(fā)展落后瓶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山西省大型科學儀器應用公共實驗室”(簡稱公共實驗室)的建設,是在山西省科研基礎條件共享服務建設中,針對山西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建設的新舉措,也是對其服務的實施與擴展。省科技廳和省財政廳聯合聘請專家,經過反復論證,確定從2006年起以山西省分析測試中心為依托,一期投資1000萬元,建設山西省首家以共享為核心的“大型科學儀器應用公共實驗室”。
通過近3年的建設,山西省科技廳共投入資金700余萬元,對原實驗室根據實驗室國家建設規(guī)范進行了更新改造,新購置了氣質聯用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光譜儀、發(fā)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大型進口設備,公共實驗室建設已經初具規(guī)模。
本著“邊建設、邊共享”的建設原則,公共實驗室在建設過程中不斷為社會提供了各種有效的服務。針對眾所周知“三聚氰胺”突發(fā)事件,公共實驗室科技人員在第一時間,利用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展開了對其的檢測檢驗方法研究工作,并很快建立了上述儀器兩種分析檢測方法,并主動申請參加了國家質檢總局在本系統內組織的乳品中“三聚氰胺”的樣品比對考核;在取得相應資質的前提下,公共實驗室技術人員先后為山西省20余家生產、種植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的企業(yè)產地環(huán)境進行了認證檢測,為企業(yè)申報相應產品等級、標示,實現創(chuàng)新打下基礎;與中小型科技型企業(yè)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其提供了優(yōu)質的大型科學儀器研發(fā)和檢測服務平臺。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0-03-20
2019-06-05
2019-03-05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