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計量是人們觀察自然現(xiàn)象,不斷總結(jié)形成的。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zhuǎn),春去秋來、寒暑交替、周而復始,逐漸使人們產(chǎn)生了“年”的概念。這里所說的年,指的是回歸年,古人又稱其為“歲”?!逗鬂h書·律歷志》記載:“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時備成……謂之歲?!彼臅r,指的是四季。顯然,這里的“歲”,就是一種自然時間單位。
另一種引人關注的周期現(xiàn)象,是月亮的圓缺變化,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觀察,使得古人產(chǎn)生了“月”的概念。正如宋代沈括所說:“月一盈虧謂之一月?!蓖ㄟ^月亮的盈虧確定的時間長度,叫朔望月。朔望月的產(chǎn)生是由于月亮繞地球公轉(zhuǎn),而地球又繞太陽公轉(zhuǎn)這樣綜合運動的結(jié)果。由于月亮和地球的運動速度都有周期性的變化,所以朔望月的長度不固定。觀測結(jié)果表明,朔望月的長度“有時長達29天19小時多,有時則僅有29天6小時多”。因此,人們平常說的朔望月長度,都是指平均朔望月。
除了年、月以外,人們接觸最多的自然時間單位是日。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周日運動對人類生活影響的真實寫照。日升日沒、周而復始,自然會使人們產(chǎn)生“日”這一時間概念。宋代沈括把它形象地稱為“凡日一出沒謂之一日”。這說明“日”這一時間單位,是建立在太陽的周日運動基礎上的。
回歸年、朔望月均以日為單位,所以“日”是古代最基本的時間計量單位。就時間計量而言,僅有自然時間單位顯然不夠。因為無法表示小于一日的短時間隔,為此,古人又制定了一些人為的時間計量單位。時間計量與歷法相結(jié)合,便形成了一套自然的計時單位。而傳統(tǒng)歷法的一個基本內(nèi)容,就是要使歷法上規(guī)定的時間單位與大自然提供的時間單位盡量一致,并且在具體安排上與自然單位的天象盡可能相符,這是古代時間計量的一個重要原則。
中國古代普遍采用將一日分為十二時辰的計時制度。這種時制的產(chǎn)生源于古人對太陽運動的認識:既然時間的流逝取決于太陽的運動,那么太陽在空中的方位就可以用來標志時間的早晚,于是,他們把太陽在空中運行軌道均勻分為十二份,每一份對應一個方位,分別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太陽位于不同的方位,就表示不同的時間,這樣就產(chǎn)生了十二時制。十二時制產(chǎn)生時間相當早,《周禮》中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之說,即指一年包含十二個朔望月,一日包含十二個時辰。
用十二時制作為時間計量單位,在需要對時間進行精細計量的情況下,仍然顯得太粗糙。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古代中國還存在另一種計時制度——百刻制。百刻制源于“滴水計時”的工作原理,古人是通過“漏刻”來實現(xiàn)的?!奥笔侵赣嫊r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計量單位,漏壺計時將晝夜分成一百刻?!端鍟ぬ煳闹尽分性肥鲋艽陌倏讨贫?“《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其法,總以百刻,分于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晝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币簿褪钦f,將白天五個時間段分別稱朝、禺、中、晡、夕,黑夜則用甲、乙、丙、丁、戊來稱呼。這樣一天被分成十個時辰和一百刻,而十天合成一旬,這樣刻、時辰、天、旬就是十進制的單位了。
呂才漏刻 唐
漏刻計時的百刻制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運動,是一種純粹的人為時間計量單位,它劃分較細,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計時制度向精密化方向的發(fā)展。百刻制與天象無關,不便于在天文學上使用。而12時制比較符合天文學上的習慣,但劃分較粗。由于一百刻不是十二的整數(shù)倍,使得兩種計時制度相互配合時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如果將刻數(shù)化為時辰來表示,計算起來較繁雜,反之亦然。為此,歷代天文歷算學家們作了許多努力,提出各種設想與辦法。如《漢書·哀帝紀》中記:“建平元年(前5年),待詔夏賀良等言……漏刻以百二十為度”。師古曰:“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今賀良等重言,遂施行之?!蔽鳚h末,雖有夏賀良等提出將一天一百刻改為一百二十刻,但未能延續(xù)下去。故《隋書·天文志》中記:“至哀帝時,又改用晝夜一百二十刻。尋,亦寢廢?!敝聊媳背?,梁天監(jiān)六年(507年)和大同十年(544年),再分別提出將一天改為九十六刻和一百零八刻。又據(jù)《隋書·天文志》中記:“至天監(jiān)六年,武帝以晝夜百刻,分配十二辰,辰得八刻,仍有余分。乃以晝夜為九十六刻,一辰有全刻八焉。至大同十年,又改用一百八刻?!钡?,由于封建制度中因循守舊的陋習,以及受政治上某些因素的影響,上述各種為適應十二時辰而提出改變一天所包含刻數(shù)的有效建議,均未能被接受,或只是使用了較短時間就又恢復到百刻制。直至明代末年,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中國后,人們再次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以后,九十六刻制才成為正式的時制。依據(jù)九十六刻制,一個時辰合八刻,每刻15分鐘。我們今天所用的時制就源于此。
在時間計量中,對于自然時間單位,古人盡力測出其有特征意義的天文現(xiàn)象發(fā)生時刻,由兩時刻之間的間隔來確定這些時間單位的大??;對于人為時間單位,則盡力尋求能夠均勻變化的物質(zhì)運動形式(例如均勻滴下的水滴、緩慢燃燒的香等),由之反映出時間流逝。
內(nèi)容推薦
更多>2019-11-15
2019-11-05
2019-04-05